

港澳台侨学生可以通过港澳台联考、两校联考或澳门四校联考三种方式,进入内地或澳门的高校。不少家长和考生常问:“这些考试有加分政策吗?”
答案是:没有额外加分。但这些考试本身就带有一系列录取优惠与政策优势,往往比“加分”更有含金量。

本文将从考试性质、录取机制、政策倾向等方面,全面对比三条升学通道的差异与优势。
一、港澳台联考:国家级考试,门槛宽、机会多
考试性质
港澳台联考由中国教育部主办,是与普通高考平行的国家级考试。设立的目的在于让港澳台及华侨子女有机会在内地升学,因此考试难度与录取标准相对宽松。
报名条件
身份条件
港澳地区考生:持《港澳居民身份证》;《港澳居民居住证》或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》;
台湾地区考生:持台湾有效身份证明;《台湾居民居住证》或《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》;
华侨生:需在海外取得永久或长期居留权并满足连续居住时间要求。
学历条件
要求需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且为教育部认可的学历教育。
考试科目
文科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、地理
理科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
总分:750分(单科150分)
政策优势
虽然没有明文“加分”,但港澳台联考的录取线普遍比普通高考低。2025年联考本科录取分数线为文史类430分、理工类460分。
报考人数远少于普通高考,2025年联考报考人数约1.2万,而高考报考人数超1300万。这意味着考生在争夺优质高校名额时面临的竞争更小,被顶尖大学录取的机会相对更高。
联考考生在内地高校享受与内地学生相同的学费待遇,可申请国家奖学金、励志奖学金等,部分高校还设有港澳台专属奖学金(如中山大学、厦门大学等)。
这意味着,考试本身就自带政策优惠,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“隐性加分”。

二、两校联考:暨大与华大专属通道,稳中带优
考试性质
两校联考由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联合主办,是专为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学生设置的招生考试。它更像两所侨校的“自主选拔”,录取标准更灵活、录取概率更高。
报名条件
与港澳台联考大体一致,要求具备港澳台或华侨身份,并符合相应居留年限。
考试科目
采用“3+X”形式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为必考科,另加一门选考,包括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(报考医学类需加考生物),总分600分。
优惠机制
两校联考的优势在于录取门槛低、录取机会高。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长期承担侨务教育任务,对港澳台侨考生往往设有保底分数线或分档录取机制。
2025两校联考录取门槛如下:

即使成绩略低,也能获得录取机会,这对于希望稳妥入读大学的考生而言,是非常友好的途径。

考试性质
澳门四校联考由澳门大学、澳门理工大学、澳门旅游大学、澳门科技大学联合举办。
它不是教育部统一考试,而是澳门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,主要面向澳门、香港、台湾及外籍学生。
2026年四校联考报名条件
1. 完成中学六年级或相等程度,并取得毕业资格;
2. 现正就读中学六年级或相等程度;
3. 于2026年9月1日年满23岁或以上,不具备以上资格,但具有特殊才能条件。
考试科目
以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科为主,每科满分100分,排名按1000分/科制。
其他科目:
除三科以外,其他科目的考试或面试由四校自行安排及公布。
优惠政策
澳门四校联考没有明确“加分制度”,但澳门户籍学生且持有回乡证的考生,可凭联考成绩申请部分内地高校,并享受特殊录取通道。

这种“资格优势”在录取中起到与加分类似的作用。

四、没有“加分”,但有“隐性红利”
总结来看:
这三种考试在难度、录取分数、招生名额上都具有天然优势:
题目难度低于普通高考;
录取分数线普遍更低;
部分高校提供专项招生;
这些“隐性红利”,往往比单纯的加分政策更实质、更稳定。
五、结语:选对赛道,比加分更重要
对于港澳台侨家庭而言,升学的关键不在“加多少分”,而在于找到最合适的升学路径。
想冲刺内地名校——选择港澳台联考;
想稳妥入读侨校——选择两校联考;
想在澳门或中外合作高校发展——选择四校联考。
理解政策、提前规划、理性选择,比盲目追求“加分”更能决定孩子的未来方向。
没有加分,也能走捷径。选择正确的赛道,才是港澳台侨生升学的最大优势。
联考路上不孤单,资深老师在线答疑,助力港澳台学子圆梦内地高校!了解更多港澳台联考信息,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咨询详请,或拨打老师咨询热线:18612089720

热线电话
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