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、近三年分数线全景图
2023-2025年港澳台联考分数线对比

文化分门槛抬高:不仅普通类本科线大幅上涨,艺术和体育类的门槛也水涨船高。2025年艺术、体育类文史类本科线提高至330分,理工类为360分。
录取率持续下滑:2023年整体录取率为70.6%,2024年降至58.2%,2025年跌至52.87%。

2、2026年联考,“难”在何处?
面对连年上涨的分数线和下滑的录取率,2026年港澳台联考真的会成为“史上最难”一届吗?综合分析,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。
报考人数激增,录取率恐跌破50%
竞争基数持续扩大:2023年报考人数激增至7238人,增幅达43%;2024年达到10320人;2025年达到11939人。
而2026年报考人数预计将突破1.3万人,甚至可能达到1.5万人。
招生名额增长停滞:2025年招生计划仅6311人,未能与报考人数同步增长。供需失衡导致录取率进一步下降,或跌破50%,直接推动分数线被动上涨。
考试内容改革,能力要求全面提升
2025年8月,教育部正式发布新考纲,将从2026年开始实施。这次修订从知识考查向能力素养考查的全面转变。
语文科目:新增古代诗文比重,作文由命题作文改为材料作文,字数要求也从600字提升到700字。
数学科目:新增概率和多项式内容,题量减少但单题分值提高,失误成本增加。
英语科目:语法填空题替换单句填空题,并增加了概要写作题。
文综和理综科目也有显著调整。历史新增“一国两制”等时政内容考查;物理新增开普勒定律等内容,实验题占比提升。
这些变化表明,联考正从“知识考查”向“能力素养考查”转变,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排位竞争取代分数竞争,志愿填报难度加大
竞争本质转向排位赛:“分数通胀”现象使得排位竞争取代分数竞争,成为联考的本质。分数绝对值意义减弱,在整体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成为录取关键。
招生结构失衡:新增的12所招生院校多为地方普通本科,平均单校招生不足20人,而985/211院校招生计划未明显增加,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。

3、致2026届考生与家长的策略建议
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,2026届考生需要科学备考和精准规划。
调整备考策略
考生需彻底改变“刷题-模考”的传统模式,转而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学习体系。文科生应注重培养多角度分析能力,理科生则要加强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。
强化排位意识
在分数通胀的背景下,考生需要建立“排位意识”,而不仅仅是关注绝对分数。对于分数稍低的考生,可以考虑一些相对冷门但性价比高的院校和专业。
制定备选方案
面对联考难度的增加,规划多元化升学路径已成为明智之举。
“联考+两校联考”,两校联考(暨南大学、华侨大学)难度通常低于全国联考,是重要的保底选择。
“联考+澳门四校联考”则为基础薄弱或偏科的学生提供了另一重保障。
联考路上不孤单,资深老师在线答疑,助力港澳台学子圆梦内地高校!了解更多港澳台联考信息,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咨询详请,或拨打老师咨询热线:18612089720

热线电话
扫一扫